或许很多人想不到,在全国顶尖高等学府北京大学的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实验室里,从事科技研发工作的,除了国内外顶尖科研人才,还有一群高技能人才。他们来自广东省技师学院和广东国防科技技师学院,均参加过世界技能大赛相关选拔赛,在世赛培养体系中锻造了扎实的专业技能,用一技之长助推理论变身实际产品,成为实验室中不可或缺的科研助理。
“从一个技校毕业生,直接来到北大这样的全国最高学府,是一件很了不得的事情。”这是在北大实验室工作的技校生共同的感受。对他们来说,能接触到高端前沿的仪器设备,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内心有一种很强的成就感”。
他们在实验室做什么
2017年7月,广东省技师学院2017届毕业生匡传富通过老师推荐来到北京大学工作,加入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郑俊荣课题组实验室,负责电路设计和软件编程。与他同期加入实验室的,还有同校同届毕业生张广鸿,负责机械设计和机械加工。
设计制作拉曼光谱仪,是他们在实验室的第一个项目。这是一种面向本科生物、物理、化学相关课程实验的教学设备。他们在实验中查阅了大量资料,自主研发制作光学CCD传感器控制电路,在几个月时间里完成了项目。“现在全国很多大学用这个设备做教学,一些国外的高校也在用,还是很有成就感的。”匡传富感慨。
同样在郑俊荣教授课题组,吴泽佳和林柱鹏参与的科研项目是甲酸制氢燃料电池发电系统。他们一个负责整套设备的研制测试研发,一个负责整套系统机械方面的工作。
面对全世界第一套甲酸制氢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吴泽佳表示,“这是一个从0到1的过程,里面最核心的燃料电池,目前在国内是没有人做的,很多核心部件都是我们自己在做,以后可能会量产。”
何以胜任北大工作
从技校毕业,他们为什么能胜任北大实验室的工作?
“刚来做项目时有点不适应,但是在学校经过世赛的培训,基本功还是比较扎实,很多东西都能触类旁通。”在匡传富看来,世赛的训练培养了他的专注力和学习能力,让他能在项目中快速上手。
对此,广东国防科技技师学院毕业生何李洛也深有体会。“世赛培养了我精益求精的品质,提升了我的专注力。”吴泽佳也提到,以前在世赛集训队时,会有一个比较自律的培训体系,潜移默化让他养成独立做事的习惯。
作为实验室中年龄最小的科研助理,林柱鹏今年才20岁,他希望能用好一技之长,在实验室迎接更多挑战,“坚持走得更远、更长”。
世赛培养体系至关重要
“我们学校先后有9个人来到实验室,现在留在实验室的还有5位,正从事科研助理工作。”广东省技师学院教师、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电子技术项目中国专家兼教练组长谢志平说。
他认为,自己的学生能进入北大实验室工作,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具备很强的技能水平和动手能力,能够帮助科研项目顺利落地。而这其中,世赛培养体系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谢志平介绍,学院主要利用了三个平台培养高技能人才,包括竞赛平台、教学平台和校企合作平台。
“世赛标准本身就是来自企业行业的规范,我们在平常的训练当中,针对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操作,都精益求精,如果没有达到要求,就要推倒再重来。”他打了个比方,世赛培养模式就像玩游戏一样,要一关一关去过,“最终才能练就一身真正的本领,独当一面”。
对于几位技校生在实验室的表现,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郑俊荣十分惊喜。“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像甲酸制氢燃料电池发电系统整套设备,主要由他们独立完成出来的。”
在与技校生合作的这几年里,郑俊荣发现,这些经过世赛系统性训练的技校生,都拥有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在项目中往往能够融会贯通,激发出很多创造力。
“我们不要定义,一个人只能做什么,如果给予他非常合适的空间、足够的耐心和支持,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很好地发展。”郑俊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