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独立自主 毛泽东与独立自主
1739918667766927361 分类:党员教育 来源:学习时报
2023-12-27 15:56

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之一,是毛泽东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长期实践中得出的科学结论。毛泽东独立自主的探索和实践精神体现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方面,构成完整的体系。学习毛泽东独立自主的探索和实践精神,对于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始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党“真正懂得独立自主是从遵义会议开始的”

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进行革命,选择一条什么样的道路才能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是首要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前所未有过的难题。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时起,选择亦步亦趋的模仿道路,还是披荆斩棘的独立自主道路,就一直在考验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和决心。对独立自主问题,我们党成立之初就高度重视,也进行过一些探索和思考。但是,比较系统完整地确立独立自主原则并且提出独立自主重要思想的则是毛泽东。

第一次国共合作前后,毛泽东就积极主张共产党必须保持自己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独立性。面对错综复杂的革命斗争,党内存在着一种认识到自己力量不足、却不知到何处去寻找力量和同盟军的倾向。1925年,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深刻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这篇重要论著,集中当时党内正确主张,初步阐明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权和性质、前途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正确解决了革命中最主要的同盟军问题。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再盲从照搬俄国十月革命城市武装起义的经验,认真总结失败的深刻教训,坚持独立自主,从实际出发,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上了井冈山,创立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打土豪、分田地,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地武装起义树立了榜样,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然而,党的六届四中全会以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使中国革命形势又一次跌入低谷,中国共产党再次遇到严重失败的考验。长征途中,党中央召开遵义会议,完全按照中国革命实际分析形势、提出策略。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启了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新阶段。毛泽东曾指出:我们党“真正懂得独立自主是从遵义会议开始的”。

全民族抗战伊始,中共中央就指出,必须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即在统一战线中,实行既统一,又独立,对国民党采取有团结有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保持共产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实行自己的政治路线;坚持共产党对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冲破国民党的限制和束缚,努力发展人民武装力量。中共中央确定的独立自主原则,最初并没有为全党所充分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共产党内“迁就国民党的无原则倾向”便开始出现,对实际工作产生了一些不良的影响。王明提出的“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的主张,否认了共产党在抗战中争取领导权的重要意义,否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把自己的行动限制在国民党蒋介石所允许的范围内,轻视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战争以及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作用。王明的右倾错误对党的实际工作造成了危害,使党未能在1937年冬至1938年春在华中敌后更广泛地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和创建抗日根据地。1938年9月至11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在延安召开。毛泽东作会议总结时,着重讲了统一战线及战争和战略问题,批评王明“一切经过统一战线”的口号,是“自己把自己的手脚束缚起来,是完全不应该的”。还论述了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一致性,强调“我们的方针是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既统一,又独立”。毛泽东从抗战以来一直坚持的正确主张,得到绝大多数同志的理解和拥护。全会正确分析了抗日战争的形势,规定了党在抗战新阶段的任务,为实现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进行了全面的战略规划。会议基本上纠正了王明的右倾错误,统一了全党的思想和步调,推动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党的七大总结历史经验,将独立自主确定为重要方针。毛泽东在七大上所作的结论中指出:“全党团结起来,独立自主,克服困难,这就是我们的方针。”毛泽东还将能否实行这一方针视为对我们党的重大考验,他说:“现在对中国共产党就是一个大考验,考验我们究竟成熟了没有,有本事没有。”

解放战争胜利前夕,1949年6月,毛泽东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继续重申我们党的独立自主方针,并将其确定为新中国建国的重要方针。正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独立自主,才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反复强调独立自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在向外国友人介绍中国革命的经验时,讲得最多的一条基本经验也是独立自主。在涉及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外交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我们党都坚持了独立自主的方针。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我们在没有任何建设经验的情况下不得不全面学习苏联的做法,毛泽东“总觉得不满意,心情不舒畅”。“学习苏联”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并且有收到积极效果的一面。然而,苏联经验并不都是成功的,苏联成功的经验并不都适合中国的情况。这就犹如攀登一座人迹罕至的高山,一切攀登者都要披荆斩棘、开辟道路。1956年,社会主义革命完成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党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当时,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和错误,这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警示。毛泽东明确提出,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强调“最重要的教训是独立自主,调查研究,摸清本国国情,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制定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以《论十大关系》和党的八大为标志,我们党开始了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958年,苏联提出要在中国领土和领海上建立中苏共有共管的长波电台和共同舰队,这些涉及中国主权的要求,当即遭到毛泽东和其他领导人的坚决拒绝。毛泽东曾说,中苏闹翻实际上是在1958年,他们要在军事上控制中国,我们不干。随着中苏两党论战升级和两国关系日益紧张,苏联背信弃义,撕毁合同、撤走专家,给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带来严重困难。毛泽东说:“苏联把专家撤走,撕毁了合同,这对我们有好处。我们没办法,就靠自己,靠自己两只手……离开了先生,学生就自己学。”在这种背景和条件下,中国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渐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独立研制出“两弹一星”,战胜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颠覆破坏和武装挑衅,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毛泽东独立自主思想的完整体系

毛泽东独立自主的探索和实践精神贯穿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体现于经济社会各领域,形成完整的体系,展示了高超的政治智慧和人格魅力。

独立自主的政治思想。走自己的路是其重要体现。建党初期,经历过右倾、“左”倾一系列错误尝试后,毛泽东带领共产党人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深刻指出:“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和审察,一味盲目执行,这种单纯建立在‘上级’观念上的形式主义的态度是很不对的。”毛泽东强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强调“中国的事情,要靠共产党办,靠人民办”。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再次重申了独立自主的坚定意志和态度:“中国必须独立,中国必须解放,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国家再有一丝一毫的干涉。”此外,还有统一战线中坚持政党关系中的独立性等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独立自主的政治思想。

独立自主的经济思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其重要体现。抗战时期,党中央和延安曾遭遇巨大的经济困难。毛泽东提出:“我们不能学国民党那样,自己不动手专靠外国人,连棉布这样的日用品也要依赖外国。我们是主张自力更生的。我们希望有外援,但是我们不能依赖它,我们依靠自己的努力,依靠全体军民的创造力。”“我们的方针要放在什么基点上?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叫做自力更生。”革命胜利后,毛泽东又反复强调要把经济发展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点上,“我们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在制定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毛泽东还将“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基本要求,上升到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路线和方针的高度,成为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经济建设的一项基本国策。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独立自主的经济思想。

独立自主的文化思想。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是其重要体现。毛泽东以非常谦虚谨慎的姿态对待民族文化,强调“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同时提出:“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就是我们在文化领域中的目的。”强调必须明确新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新文化彰显了特有的文化自信。毛泽东在《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中指出:“伟大的胜利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这种中国人民的文化,就其精神方面来说,已经超过了整个资本主义的世界。”他在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庄严宣告:“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充满着坚定的文化自信。此外,还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及联系群众、服务人民等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独立自主的文化思想。

独立自主的军事思想。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其重要体现。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根据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指出:“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无论处于怎样复杂、严重、惨苦的环境,军事指导者首先需要的是独立自主地组织和使用自己的力量。被敌逼迫到被动地位的事是常有的,重要的是要迅速地恢复主动地位”,提出了独立自主用兵、变被动为主动的最基本战术问题。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了“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新的战略原则,“拒绝了国民党派遣他们的党员来当八路军干部的要求,坚持了共产党绝对领导八路军的原则”。毛泽东提出的一系列战略战术,正是其独立自主重要思想在军事上的具体运用。此外,独立自主的军事思想还表现在对军队层级管理上,即加大下级独立自主的权限等方面。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独立自主的军事思想。

独立自主的外交思想。平等互利、互相尊重是其重要体现。1949年,毛泽东先后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3条方针,旨在彻底清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为建立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做准备。毛泽东在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言人起草的声明中指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和人民政府愿意考虑同各外国建立外交关系,这种关系必须建立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首先是不能帮助国民党反动派”。明确提出了与外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基本原则。中国始终主张所有国家不论大小、富贫、强弱一律平等,中国自己决不称霸,也坚决反对以任何形式出现的霸权主义,对一切国际问题都根据其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中国首倡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使新生的共和国与广大亚非拉国家建立了广泛的外交关系。此后,毛泽东独创的“三个世界”划分理论,对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合作、反对霸权主义都具有重要意义。毛泽东还提出有选择有分析地学习外国先进经验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思想。

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们都没有动摇过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决心

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之一,也是我们党总结百年历史得出的“十个坚持”的宝贵经验之一。坚持独立自主,深刻揭示了党始终掌握历史主动的根本原因,展现着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中国人民的集体意志,彰显了勇毅前行的信心和决心。

走自己的路,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开国大典前,围绕军乐团演奏什么曲目,一度众说纷纭,提议用德国曲子、苏联乐曲、美国乐曲的意见都有。最终,毛泽东拍板:要听自己的乐曲,走自己的路。为了走出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毛泽东带领党和人民进行了长期探索。这一探索虽然艰辛曲折,但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准备、物质基础和重要经验。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照搬外国模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那样做的结果,不是必然遭遇失败,就是必然成为他人的附庸。正如邓小平指出:“中国革命的成功,是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现在中国搞建设,也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

我们的方针要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1939年,在延安生产动员大会上,毛泽东号召:“自己动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困难”。毛泽东在自己窑洞下面开垦了一块地,种上了菜。在中央领导的带动下,大生产运动绘就了一曲自力更生的凯歌,有力支持了敌后的艰苦抗战。事实证明,在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尤其需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革命和建设事业。不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领导下,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们都没有动摇过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决心,没有在任何外来压力面前屈服,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族人民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我们党在国际共运和社会主义国家关系中,坚持各党各国独立自主的原则,反对大党大国对其他党、其他国家的不平等做法和霸权主义,坚决顶住了来自外界的巨大压力,维护了国家主权、民族尊严和党的尊严。

坚持独立自主并不是自我封闭、盲目排外,而是既坚定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又虚心学习借鉴国外有益经验。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阐述了辩证地学习借鉴国外有益经验的要求。我国的革命和建设不是也不可能孤立于世界之外,我们在任何时候都需要争取外援,特别需要学习外国一切对我们有益的先进事物。闭关自守、盲目排外以及任何大国主义的思想行为都是完全错误的。我们党历来强调树立世界眼光,积极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有益文明成果,并结合中国实际加以运用,既坚持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谋求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推动各国共同进步提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新时代新征程,我们面临的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我们必须保持强大战略定力,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信邪、不怕压,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百折不挠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进步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来源:《学习时报》2023年12月18日第5版

                                                                                                                                           转载自: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