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中国第一年的伟大实践看如何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1718791401897037825 分类:党员教育 来源:2023年第10期《党建》杂志
2023-10-30 08:46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开始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新目标而奋斗。新中国建立的第一年(1949—1950),党领导人民谋和平、荡残敌、除匪患、稳物价、抓生产、保民生、治水患,在披荆斩棘、攻坚克难中取得伟大成就,新生的人民政权不仅站稳了脚跟,而且打开了局面,得以迈开大步向前进。重温新中国第一年的伟大实践,对于我们努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开好局起好步,具有深刻启示意义。

新中国站稳脚跟的关键战

万事开头难。新中国宣告成立时,全世界都在注视着这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权,观察其能不能站稳脚跟,是继续前进,还是走向失败。究其原因,在于当时中国共产党面临着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肩负着繁重紧迫的建设任务,许多困难亟待解决。面对种种考验,党中央沉着应对、果断决策,抓住主要矛盾带动全局工作,在稳住局面的基础上推动各项事业发展。其中,以下几个方面的斗争尤为关键。

一是稳定物价、统一财经,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经济局面是否稳定,事关全局能否稳定,这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旧中国金融中心上海解放仅半个月,市军管会就果断查封金融投机的大本营证券大楼,精准打击了非法买卖银元、外币的投机活动,取得“银元之战”的胜利。不甘失败的投机商又大量囤积粮食、棉纱等生活必需品,再次哄抬物价,扰乱市场。对此,党中央经过周密部署,在全国范围内集中调运物资,保证市场供应,同时收紧银根,使投机商因资金周转失灵而纷纷破产,取得“米棉之战”的胜利。1950年3月,政务院发出《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统一全国财政收入、物资调度、现金管理,并采取紧缩编制、加强税收、发行公债、节约开支等措施,当年就实现财政收支接近平衡。与此同时,在没收官僚资本的基础上建立起国营经济,具有光荣传统的工人阶级全力恢复工业生产,1950年全国工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36.4%;在新解放区推进土地改革,促进农业生产,翻身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1950年粮食、棉花、油料作物等农产品的产量大幅度增加。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不仅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而且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二是坚决消灭一切反动势力,构建政令统一畅通的新格局。人民解放军遵照中央军委的部署,在华南、西南消灭了白崇禧和胡宗南两个军事集团;实现新疆和平解放,入疆部队完成了千里挺进边陲的壮举;强渡琼州海峡,取得解放海南岛作战的胜利……截至1950年10月,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28万余人,实现了除西藏、台湾和少数岛屿以外的全部中国领土的解放。在新解放区,人民解放军进行了大规模剿匪作战,清剿股匪逾百万人,解决了长期以来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匪患问题,安定了社会秩序,使人民得以安居乐业。在彻底粉碎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机器后,各地开始陆续举行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地方人民政府,并在城市建立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在农村选举乡政府委员会,成立乡人民政府。经过系统改造,人民政府的组织系统从中央、大行政区、省、地(市)、县、区一直延伸到社会的最基层,初步形成了上下贯通、集中高效、具有高度组织动员能力的国家行政体系。这是中国社会政治结构的一次重大变革,为打开工作新局面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三是制定和实施新的外交方针,在平等、互利和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完整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新型外交关系。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审时度势,一方面实行“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不继承旧中国政府同各国建立的不平等外交关系,并肃清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和影响;另一方面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毛泽东成功访问苏联,两国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和有关协定,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使新中国有了一个可靠的同盟伙伴。同时,党注重发展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还同瑞典、丹麦等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迈出了打破帝国主义国家孤立和封锁的重要一步。外交战线的胜利,一扫旧中国的屈辱历史,让新中国以崭新面貌步入世界舞台,也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四是保持“两个务必”,用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翻身成为国家的主人,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认真办好关乎民生的各项事宜,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为了让全党同志始终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严厉惩处党员干部队伍中出现的贪污腐化分子,1949年11月,党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及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负责检查中央直属部门和各级党组织及党员违犯党的纪律的行为。1950年5月,党中央发出《关于在全党全军开展整风运动的指示》,要求各级党组织总结工作,分析情况,着力克服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倾向,纠正党员干部中存在的骄傲自满情绪,严格整顿全党作风,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密切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经过一年的努力,中华大地不再是千疮百孔的“烂摊子”,而是呈现出万象更新的崭新局面。正如周恩来在建国一周年庆祝大会上所说:“国内外的人民都看到:经过了这一年,中国已经比过去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经历了更重要的变化;旧面貌的中国正在迅速地消失,新的人民的中国已经确定地生长起来了。”

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经过70多年的接续奋斗,党领导人民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始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要从新中国第一年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新征程上谱写新篇章、展现新作为。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最大优势。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从长期奋斗中得出的基本结论。但在革命刚刚取得胜利时,有人认为共产党能够“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攻击“共产党军事上100分,政治上80分,经济上0分”,上海投机商更是狂妄地叫嚣,“解放军进得了上海,人民币进不了上海”“只要控制了两白(米、棉)一黑(煤),就能置上海于死地”。在没有硝烟的经济战场上,党领导人民埋头苦干、勇毅前行,接连取得“银元之战”“米棉之战”等重大胜利,不仅克服了极大的财政经济困难,而且为各项事业的开展创造了必要前提。这启示我们,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前进道路上,只要我们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就一定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这一根本立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党的力量源泉。我们党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在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中凝聚前行力量。比如,旧中国留下了庞大的失业群体,仅1950年初,上海就有近12万工人失业。这些失业工人生活极为困难,有的甚至上街乞讨度日。为此,党和政府采取以工代赈、生产自救、还乡生产、发放救济金、转业训练等办法,多措并举推动解决失业救济问题。又如,1950年夏,淮河因遭遇大暴雨而发生决口险情,津浦铁路两侧变成一片汪洋。党中央把生产救灾摆在重要位置,组织了一场规模空前的群众性治淮运动并很快取得明显成效。这启示我们,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是推动党的事业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坚实根基和最大底气。

必须坚持统一战线这一重要法宝。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是我们党取得革命胜利的一条宝贵经验。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662名代表,来自46个单位,代表着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形成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社会各界群众共襄建设新中国大业的政治局面。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明确提出“不要四面出击”,强调要处理好同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之间的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这启示我们,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必须始终坚持统一战线,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通过各项实际工作,“把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

必须坚持革命到底这一斗争精神。从夺取革命胜利到执掌全国政权,党身处的环境和肩负的责任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到城市,广大党员干部的任务不再是进行军事斗争,而是投身经验并不丰富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治理工作。另一方面,一些党员干部滋生了“革命到头”思想,出现了以功臣自居、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等情绪。深谙历史的毛泽东,在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时,就提出“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要求。从西柏坡出发前往北平时,他又将此比作“进京赶考”,强调“决不当李自成”。他在七届三中全会上再次提醒全党:我们当前的总方针,就是肃清国民党残余、特务、土匪,推翻地主阶级,解放台湾、西藏,跟帝国主义斗争到底。正因为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新中国的第一年才成为党领导人民在各条战线取得伟大胜利的一年。这启示我们,只有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始终保持革命到底的劲头,才能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新的优异答卷。

(作者单位: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转载自: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官网